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

Matthew' Birth

Matthew準備要去洗澡

Matthew要被送上去嬰兒室洗澡

Matthew 與媽媽的第一次接觸




Matthew找奶奶喝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可怕的」經驗法則!

很多時候,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我們免不了會依循着經驗法則。不可否認的,許多的經驗法則後來都成了一些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的科學成果。但有些經驗法則卻「語焉不詳」得可怕,而這些經驗法則往往無法與時俱進,最典型的就是一些「傳統」和「禁忌」。現今社會已不像從前,許多東西早已物換星移了,但是還是持續沿用着歷史悠久的經驗法則。沿用很好,如果是有意義的,但時空已有許多不同,而被沿用的經驗法則還是原封不改,也沒有人「研究」「現代版」的內容。弄得所有人,不知所云,也不知所以地「盲從」。另外,教養書籍和文法書籍也是一樣。不管哪種教養的流派,都還是離不開行為主義,但二十一世紀的學術發展已經非常蓬勃,行為主義已經不再是主要的核心概念了,或者說,唯一關鍵的概念,但教養的書籍和說法卻充滿着行為主義的影子。語法書籍也一樣,形式主義掛帥的日子已過去,但市面上流通的語法書籍,普遍都是二十世紀初就承襲下來的內容和解釋,而且往往忽略了語言的多樣性與與時俱進性。總之,我就是對於「語焉不詳」的經驗法則感冒。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Go home, Ivy!

一天傍晚和老婆散步經過一家雙語幼兒園,正巧是放學時間,父母們趕忙到園區接兒女回家。此時,聽到園區傳來廣播內容:「Go home, Ivy!」一位老師透過廣播告知小朋友:爸媽來接你了,回家囉! 我和太太互看一眼後,不但笑了,也覺得很「三條缐」。
形式上看來,「回家」的英語對應形式的確是"go home",但語言的教學並不只於形式,在正確傳授形式的同時,也應該教授語言的使用功能。此例中,形式似乎沒有問題,但溝通功能卻有著不小的問題。況且,中文中的這個廣播內容,「回家」看起來是祈使形,但實際上應該是陳述形;而溝通的功能亦非指令式的功能,而是現況描述與告知的功能,怎麼翻譯,都想不到是在廣播中直接說成"go home"。
經過與有挑選幼兒園的家長及待過兒美補習班的先進聊過後,發現這樣的說法似乎是只要標榜有提供兒童英語教學的機構都慣用的廣播內容,而且並不是沒有人建議過,只是管理階層的回應都是:我們必須要加入本地的特色。
為了本地的特色就應犧牲語言的適當性?那學一個語言也該同時瞭解該語言的文化又應如何看待?
也難怪學生現在普遍稱老師為Teacher Chen,而不稱Mr./Ms. Chen;玩「剪刀、石頭、布」時,說的是"paper, scissors,stone",而不是"rock, paper, scissors"。
文化也是語言的一部分,而溝通功能的適切性更是,況且,這一個部分更得長期耳濡目染才能習得。廣播的內容是小事,但這是孩子每天都會聽到的語言刺激,長久下來,難道不會產生嚴重誤導?

2012年7月21日 星期六

拼字是有意義的

這幾天英國公開賽開打,首兩輪中有位瑞典名將,他的姓是Petterson,而轉播球賽的主播都讀成Peterson;一個t,或兩個t,在發音上有很顯著的差異。兩個姓的頭一個e字母發音就會因此而不同。 又好比幾個月前,女子高爾夫巡迴賽中有位名將姓Futcher,但主播卻播報成Future。 這兩個例子讓我想起剛開始看網球,山普拉斯發出了n記ace球,但主播或球評不停播報成S球。結果,我一直以為山大王真厲害,居然可以讓球以S型的球路發向對方場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