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1日 星期二

遊馬祖,重返軍旅生涯的回憶(II)

繼第一天的南竿西半部遊覽後,接著第二、三天就是莒光和北竿的探險了!相較於南竿,這兩個島連我們都很陌生,儘管我們是馬祖兵!在馬祖,每個島都是獨立的防區,平常雖然每星期都有一天的島休,但是在休假期間是不能離開所屬的島嶼,否則視同違規行為!除非是有家人來懇親,那就可以用家人這個擋箭牌,想要去那個島就去那個島瞧瞧。基本上,我們是很期待這兩天的行程的!

這天我們一行人有新成員要加入。因為工作上的關係,「喬巴」得晚我們一天和我們會合。所以早上第一個行程就是去機場接他,然後換到港口附近的旅館住。住在港口附近,隔天要去北竿會比較方便。

在接到人後,寄完行李,我們終於要朝莒光出發。莒光,其實是統稱;東莒島和西莒島,兩島之間只能靠船隻聯絡。南竿往返莒光的船隻每天只有三班船,而且單雙月,航線會有些變動。建議出發前先打聽好船班的時間,以免去得了莒光,回不了南竿。當然,如果是想要在莒光過夜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其實一大早七點半就有船了,但是對於我們這些「老」年輕人而言,我們不想選擇這麼早的船班,也因為這樣,我們錯過了莒光退潮的時間,沒有辦法去撿花蛤,挖淡菜。從南竿要前往其他島嶼,必須在福澳港買傳票,而且非該島的居民,就是旅客啦,一定要登記個人的資料,目的就是為了保險,沒有其他。從南竿前往莒光的船隻屬於快艇類的,雖是快艇,但從南竿過去莒光也得花上五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所以,其實早起也無所謂,可以在船上補個眠。
那天風浪不大,但是因為是漲潮時間,所以進港的時候船隻晃蕩得很厲害。在港口,防波堤的一邊,停了一整排的九人座箱型車,原本我們還在狐疑這些車在這裡做什麼,不要一下子的功夫,所以的車子都開走了,而港口也空無一人,除了我們之外。先不管,我們就先拍照留念吧,畢竟不是很多人會想要來莒光看看的。

拍完照後,問題來了。時間接近了中午,我們還沒吃飯,但是整個島上沒看到計程車出沒,完全和南竿都不像。正當我們在想辦法的時候,港口處開來了一輛九人座,開車的阿姨所幸叫我們上車,一人兩百,玩遍全島。反正,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解決交通的問題,上頭也有別人,所以就上車開始我們在東莒的旅程。

午飯要先解決。阿姨把我們丟在東莒最熱鬧的地方,建議我們幾家店去吃午餐,然後過一個鐘頭後來接我們。二話不說我們就前往東莒最有名的豆花、臭豆腐店出發。店名「楓樹林」
的生意很好,在台灣很紅,因為網路和電視都有相關報導。我們一到,老闆勸我們選擇別的吃,他們忙不過來,剛剛在船上的旅客,大部分都在他們店裡面等著用餐。不幸地,我們選到了一家黑店,點了三項菜,卻被索價七百七。我們三個老馬祖是習慣了,但是還是很驚訝,因為在力儐,這個價錢應該可以點六道菜吧!儘管楓樹林老闆忙不過來,但我們還是堅持要吃到他們純古法製作的豆花,所以我們在等飯菜的同時,就先去買個三大碗品嚐品嚐。果真讚啊!豆花吃起來有淡淡的火燒味,但是口感,很滑,很順,超好吃的!幸好我們有這樣的堅持,否則沒吃到豆花,莒光就白來了!

飽餐之後,當然就是旅遊的正事了!下午換成阿姨的先生來開車,姑且稱他車老大,第一站我們到東莒的遊客服務中心看莒光的旅遊簡介影片,當然啦,對我們來說,影片是不足以滿足我們的,所以也不是很專心看。

我們在莒光的第一站就是福正聚落。這是東莒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聚落,但目前已經幾乎沒有人居住了。當初,這裡的居民,就是因為在聚落對面的永留嶼的潮間帶,而有很豐富的潮間帶魚貨:花蛤、淡菜、筆架(又稱佛手),是最主要的海產。隨著人口的外流,潮間帶的海產還是準時報到,但卻少了捕捉的人們了。

福正聚落所在的山嶺上,就是有名的二級古蹟「東莒燈塔」。從前對於東莒燈塔的認識,就是在郵票的方寸之間的那一小張圖案。實際到了燈塔,確有了身在希臘愛琴海的感受。其實,我們之所以選擇東莒而不去西莒,就是為了這座燈塔。整座燈塔的外觀都是白色的,塔底部有一條長長的矮牆連接到同樣白亮亮的辦公室。整個燈塔,在山嶺的綠地和藍天的映襯下,真有愛琴海的風情。東莒燈塔目前繼續擔任著閩江口往來船隻的明燈,儘管現在海上交通的科技已經相當進步了。

離開燈塔後,車老大載我們一行人前往觀賞莒光很有名的海蝕地形,他們稱這地方為「神秘峽海灣」。從海灣邊上的觀景台往左看,可以看到一個狹小的海蝕洞,海灣的右邊,有座山頭,在海風和海浪的侵蝕下,整個山頭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獅子頭,可不是紅燒獅子頭!而在觀景台一旁的山嶺上有個岩石,因為它很巧妙地嵌在另一個岩石上,感覺起來就想是天外飛來的一塊石頭,當地人稱之為「飛來石」。

眼看返航的船班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得往最後一個景點「大埔石刻」出發。車才剛離開海灣,卻不經意看道路一旁的坡上有幾隻山羊在奔跑。一行人正好奇著東莒有人養羊嗎?車老大說,從前這些羊的確是有人飼養的,但是因為人口外流了,羊帶不走,就留在島上野放了。所幸島上有很多的草,他們還不至於會餓死,卻意外地增添了東莒一些許的特色。

大埔石刻,其實說穿了就是幾個刻在花崗岩上的字。但這幾個字紀錄著當時地方父母官對當地人民的恩澤。而今天之所以還看得到,全都要仰賴早期的官兵仔細地將他們保留了下來,聽說故總統經國先生,還特地下令在石刻上搭建一座亭子,不但有利石刻的保存,也利於觀光客觀賞。

看完石刻,在東莒的形成也算是正式結束了,接著就是五十多分鐘的船程了。當窗外看見的斗大的「枕戈待旦」的牌坊,南竿福澳港也就到了。

回到南竿,接著就是要解決晚餐的問題。我們選擇了以前去過的依嬤的店。光景不再,依嬤的店似乎搬家了,原本的店改成依嬤老店,但是依著從前的習慣,我們還是去了原來的地方。雖然店名改了,但是東西還是一樣好吃。大伙也因為這一餐而忘了中午被黑的陰霾!

飯後,大家意猶未盡,就到了山隴的SEVEN買了些東西回飯店續攤。喬巴不知道為什麼,鼓吹起大家喝啤酒,但自己明明酒量就不好。不管三七二十一,他還是買了一罐,分給大家喝一口,結果沒想到他還真得醉了!有趣的是,要就寢前,卻聽到他說:「可是我還沒喝完咧!」這句話就替我們第二天的莒光行劃下了句點。

推薦:東莒楓樹林的豆花、臭豆腐。依嬤老店的繼光餅夾蚵仔炒蛋、紅糟鰻、五味淡菜。

沒有留言: